PAC生产的第一个关键是对原料尤其是纤维素原料严格选择。在多元溶剂中以液浆态进行分步碱化和醚化,要严格控制醚化剂与惰性有机溶剂的配比,以得到耐盐性、透明性、粘度、耐温性高以及失水量低的纤维素羧甲基化产品。
PAC生产的第二个关键是在设备的选择上要兼顾传质、传热、物料流动、密封及工艺参数的准确控制等。如果采用立式反应釜要有合适的长径比和搅拌方式,既能使物料在合理的时间内充分混合、分散,又有良好的热交换。尽量避免使用长径比过大或过小和搅拌有死区,其会导致底部物料接触溶剂滞缓设置纤维素原料不能及时坠入溶剂体系;同时要有良好的温度调节系统,升、降温均匀控制,传递及时,以避免局部过热等现象,可采用盘管式等交换器,使得反应体系液固充分、等效接触、均匀受热。
由于PAC应用领域广,对粘度的要求多种多样,所以要求系统具有自如的抽真空设备、加氧、充氮系统和良好的密封性等。
PAC生产的第三个关键是工艺和配方控制。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溶剂体系,常用的溶剂有乙醇、异丙醇、甲苯等有机溶剂及其复合体系;其次选择合理的液固比(溶剂体积/纤维素质量比),通常在3~25倍之间;再就是选择合理的碱用量。碱化过程的NaOH浓度同行控制在30%~55%之间。碱与纤维素原料的物质的量的比在0.9~2.5之间;控制体系的碱与氯乙酸原料的物质的量的比在2.0~2.3之间。中和用的酸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醋酸,中和酸的用量要根据碱化、醚化的效果(搅拌方式,时间、温度)进行现场调解后确定。
为了得到性能和外观优良的PAC,漂白、洗涤、干燥及混同等后处理工序也是很关键的。